自体自恋的哀嚎:没有我,你怎么办
文 | 李雪
01
我经常讲两种心理发育水平,自体自恋水平和客体水平。在中国亲子关系普遍比较差的环境下,多数人心理发育没有到达客体水平。
自体水平又分社会功能特别差的、完全沉浸在自恋幻想中,和高社会功能的、做事情能尊重客观事实。
前者是精神问题最严重的,偏执的认为自己的臆想等于宇宙真理,通常是社会最底层。后者具备很好的社会功能,甚至很有成就。
我妈就是前者,我也是自体水平,只是在努力觉察。
02
自体水平无论其社会功能高低,在情感关系上都没有能力去感知到对方的主体性。
比如我跟宠物的关系,我的理解一直都是:我做到了×××,就可以给到宠物幸福的一生。没有我,或者我做得不够好,宠物就会很悲惨。
在这种想法里面,没有宠物的主体性,都是由我出发的、单向的关系。我看不到它们有自己的想法,看不到它们有自己为自己寻找资源的能力。
我给予的照顾当然对宠物有很大的影响。但猫生不是由我决定的,猫也有除我之外的、它们自身存在的空间,和能力资源。
比如,我觉得猫猫离开我就会很孤独很可怜,平时猫猫也确实不跟我爸来往。但当我离开家时,猫会主动去我爸门口叫门,会跳上床要求抚摸。
03
想起一个真实故事,一对美国夫妇工作调动要去中国生活,他们的两只猫一直被很好的对待,大花园,安全的社区等优厚条件。但是他们发现,在中国没有办法给猫一个好的生活条件,猫只能关在室内。
于是他们带着猫去做安乐死,既然没有办法对猫生幸福负责,就负责任地“安乐死”它们。真是“不自由,毋宁死”。
我特别理解这对夫妇带猫去做安乐死的动机,他们是真的爱猫,希望猫幸福。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仅有自体,所以没有办法意识到猫也有自己的主体,猫也能适应新环境,给自己发掘新的资源。
我的咨询师说:往最坏的情况假设,新的环境真的让宠物生不如死,你觉得它不会自己死掉吗?一定要由人类决定生死吗?
咨询师的话让我思考良久。
我一直没有把猫感知为它自身的主体,没想过猫有猫的主观能动性。
我看猫其实看到的都是我自己想法的延伸 —— 我给它们优质食物,充足的运动空间,美妙的环境,我仔细观察它们的状态,有病及时医治…所以它们活得很恣意,每一只都超级可爱。
我观察很多父母也是这样 —— 孩子有了情绪,那必然是妈妈做得不够好。妈妈做得再好一些,孩子就不会有情绪。—— 这些想法都是单向的关系,没有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的主体。
比如,孩子感到无聊烦躁,客体的心理发育水平,是可以感知到孩子自己有能力去觉察自身、发掘资源、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,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资源再向妈妈请求。不是“妈妈做得更好,替孩子想出更多有趣的解决方案,孩子就不会无聊了”。
这还是很有自我成长意识的优秀父母。那些没有自我成长意识的,也就是前面说的社会功能很差的自体水平,就是“我是老子,我比你更了解你需要什么,你不听我的就是要迫害我”。
04
有自我观察的意愿,首先用来观察事实,用事实不断修正自恋幻想,这样逻辑智力会越来越好,社会功能越来越高。
最难的一步则是在紧密的情感关系中,发展出客体意识。去认识和感知对方也是跟自己一样的主体,有自己的命运轨迹。不是“我做到了足够好,对方就会×××”。知道自己责任的边界在哪里,尊重命运的无常。
公众号 | 初心心理公众号 | 李雪爱与自由
编辑 | 林诗野
插图 | 灭霸的肖像画摘自互联网
/ 延 伸 阅 读 /
《 如果成长只成长出优越感 》
《 你常讲的“小我”是指什么 》
《 为人父母,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》
《 为什么“温和坚定地讲道理”行不通 》
点开这颗跳动的心,来初心社区,看李雪直播,向老师们提问,唠唠你的人生故事。初心心理社区,咱自己的心理社区。